
近日,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發布2022年度濟南市工程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評價結果的通知》,經專家評審,依托公司成立的橋隧智慧運維濟南市工程研發中心,評價結果為優秀(共239家研發中心,其中27家評為優秀),這是對公司在智慧橋梁方面的研發實力及綜合能力的又一次肯定。





橋隧智慧運維濟南工程研究中心(原濟南市智慧橋梁運維工程實驗室)于2019年12月批復,公司自通過研究中心的批復后,成立研究中心領導班子,公司副總經理卓秋林任研究中心主任并成立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主要研究方向為橋梁運維階段的智能檢測、智能監測、智能評價養護體系。
近幾年隨著信息化及大數據的發展,中心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自主研發了安全監測預警平臺,集合了智慧型橋梁檢測評估系統、橋梁在線實時監測系統、健康監測及預警系統等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橋梁檢測、健康監測的模式,將傳統的人工檢測、監測預警提升到信息化的行列。
安全監測預警平臺
01平臺概述
平臺利用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BIM、監測傳感等新技術,制定數據采集標準化方法,建立“一網、一圖、一庫、一平臺、N應用”的基礎設施數據生態系統,可實現基礎設施資產數字化、技術狀況評定、智能預警報警、智慧決策養護等。
02平臺特色
平臺以云計算為平臺,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全力打造以“GIS+BIM+AIOT”為核心的自生長、開放式智慧管理平臺。平臺具有投入成本更“低”、體驗方式更“靈活”、部署效率更“高”、維修升級更“方便”等特色。
03平臺功能
平臺以GIS地圖展示空間屬性,可以快速查詢監測結構的數量、位置、安全狀態等基本信息,并以不同的標識進行區分;
通過輕量化BIM技術在三維場景中展示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和報警數據,還可以進行全結構漫游,視角回復等功能,提供沉浸式三維瀏覽體驗;系統還擁有歷史數據查詢功能,可一鍵生成數據報表、評估報告,原創性的提出基于時變性能計算理論分析橋梁結構運營趨勢,大幅提升安全預警的可靠性;進行多傳感器、多時間數據對比分析,為養護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提供歷史報警記錄的查詢追溯功能,閾值的設置、推送及處理記錄等。具有巡查養護、病害管理等管理,便于用于記錄、查詢結構的病害信息。
04監測專業
平臺可實現橋梁、隧道、地鐵、邊坡、路基、基坑、綜合管廊、建筑物、電塔、管道、水庫、地質災害等十余種項目的安全檢測工作,并提供快速、全面、全壽命的一流的售后服務,為結構安全預警和評估工作保駕護航。
05典型業績
先后服務濟南市橋梁健康監測、青島新機場高速跨膠濟客轉體橋健康監測、蘭州市城關黃河大橋健康監測、重慶市豐都邊坡在線檢測等省內外50余個項目的健康監測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不忘過去,華鑒永遠在路上。成績屬于過去,未來更需奮進,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推動研究中心的發展規劃和技術創新,緊緊圍繞工作重心,精耕細作磨煉過硬本領,為推動成果應用和帶動產業發展做出更多貢獻。